研究论文

大巡「济生医世」宗教救治特色及其 与道教思想關係探微

盖建民까이젠민*, 刘浩然리우하오란**
Gai Jianmin*, Liu Haoran**
Author Information & Copyright
*中国四川大学 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教授, E-mail: gjm1964@126.com
*중국 도교와 종교문화연구소 교수
**中国四川大学 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硕博连读生, E-mail: 2411146980@qq.com
**중국 도교와 종교문화연구소 석박사통합과정생
*Professor,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
**Researcher,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

© Copyright 2020, The Daesoon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3.0/)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non-commercial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Received: Feb 28, 2020; Revised: Mar 18, 2020; Accepted: Apr 18, 2020

Published Online: Jun 30, 2020

中文摘要

「济生医世者,圣人之道也」,「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是大巡真理会《典经》中蕴含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道教经典《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以下简称《度人经》)中的亦有与「济生医世」思想类似的「济世度人」思想,二者皆围绕个体与社会的救治,旨在治愈身体疾病与社会弊病,具有一定内在思想关联。二者都受到了道教易学思想的影响,具有借医弘道的特点,同时又注重宗教信仰疗法对于病患的作用。虽然这两种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得其共通性的一面。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巡医疗思想特色及其与道教「济世度人」思想之關係:分析大巡真理会「济生医世」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社会群体与生命个体两个因素分析;剖析大巡「济生医世」作为一种宗教医疗手段,主要包括「济生」之法和「医世」之法;通过大巡「济生医世」与《度人经》「济世度人」思想对比,指出二者在宗教思想层面内在融通性。

국문요약

‘제생의세자(濟生醫世者),성인지도야(聖人之道也)’라고 하였다. 여기서 ‘제생의세’의 의료사상은 대순진리회의 『전경』에 내포된 중요한 사상이다. 도교 경전 『영보무량도인상품묘경(靈寶无量度人上品妙經)』(이하 『도인경』이라 약칭) 또한 ‘제생의세’사상과 유사한 ‘제세도인’사상을 지니고 있다. 이 두 사상은 모두 개인과 사회의 구제를 중심으로 하며, 신체 질병과 사회적 질병 치료를 목적으로 하므로 분명히 내적인 연관성을 지니고 있다고 본다. 이 둘은 모두 도교역학사상의 영향을 받았으며, 차의홍도(借醫弘道, 의술을 빌려 도를 널리 폄)의 특징이 있고, 동시에 종교 신앙 요법이 환자에게 미치는 영향을 중시한다. 비록 이 두 가지 사상은 다른 시대, 다른 국가에서 출현하였지만, 여전히 공통적인 부분을 발견할 수 있다. 본 논문은 세 가지 차원에서 대순의료사상의 특색과 도교의 ‘제세도인’사상과의 관계를 탐구하고자 한다. 먼저 사회집단과 개체생명의 요인을 포함하여 대순진리회 ‘제생의세’ 사상의 출현배경을 분석하고자 한다. 다음으로 대순의 ‘제생의세’가 일종의 종교의료수단으로 사용된다는 점에서 ‘제생’의 법과 ‘의세’의 법을 위주로 분석하려 한다. 마지막으로 대순의 ‘제생의세’와 『도인경』의 ‘제세도인’사상을 비교하여 종교사상적 측면에서 내재적인 상관성을 도출하고자 한다.

Abstract

“Saving lives by curing the world is the way of sages” is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from Daesoon Jinrihoe’s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In the Daoist scripture, The Most Excellent and Marvelous Lingbao Scripture of Limitless Salvation (The Salvation Scripture for short), a similar idea of ‘saving the world and liberating lives’ can be found, and it parallels the idea of religious healing in Daesoon Jinrihoe. Both systems of thought are internally consistent and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living being as well as society by taking aim at curing human diseases while solving societal problems. Both sources also took influence from earlier Daoist Thought that responded to The Book of Changes, extended their innovations to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realized the usefulness of religious healing. Although the two develop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ime periods, their ideological similarities can still be appreciated.

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above topic via three aspects: first,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produced Daesoon Jinrhoe’s concept of “Saving Lives and Curing the World” while covering both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applications, second, examining the methods of implementing “Saving Lives and Curing the World” as a form of religious healing, and third, comparing the philosophical similarities between Daesoon Jinrihoe’s “Saving Lives and Curing the World” and Lingbao Daoism’s The Salvation Scripture in terms of their religious thought.

Keywords: 大巡真理会; 《典经》; 《度人经》; 济生医世; 济世度人
Keywords: 대순진리회; 『전경』; 『도인경』; 제생의세; 제세도인
Keywords: The Canonical Scripture; The Salvation Scripture; Religious Healing; Saving Lives and Curing the World

大巡真理会是韩国新兴宗教团体的代表,其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姜圣上帝」为信仰对象;以「阴阳合德、神人调化、解冤相生、道通真境」为宗旨;以「安心、安身、敬天、修道」为纲领,以「诚、敬、信」为要谛;以实现「无自欺、地上神仙实现、地上天国建设」为目的。从上述教理教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巡真理会实际上是一个重视现世生活,旨在为人们谋求社会和谐稳定的入世教团。

近年来,笔者查阅的中文资料,与大巡真理会有关的讨论和研究多是在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这一框架之下进行的。神灵信仰方面,李远国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信仰研究》主要讨论的是道教九宸天尊、雷声普化天尊与韩国的普化天尊信仰之關係,认为其有一定的相似性。尹志华的《朝鲜刊本<玉枢宝经>中的神像研究》主要讨论了该刊本的《玉枢宝经》里出现的四十八将与大巡真理会《典经》中提到的四十八将之间的關係,用以阐明大巡真理会的信仰体系与《玉枢宝经》的内在联系。此外,还有一些论文也涉及二者之间的思想關係,兹不一一列举。1)

另外,在教理教义及思想方面,金勋的《韩国新道教大巡真理会的历史与教理》通过探讨大巡真理会的历史及其教理特点,将大巡真理会定义为继承道教传统并在现代韩国社会加以创新的现代新道教。王宗昱的《大巡思想中的宗教文化和谐精神》主要从「相生」、宗教文化和谐精神、对民间信仰与新宗教的包容精神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巡真理会所建立的新宗教形象。詹石窗的《论「大巡」的人文旨趣与平安利生功能》从「人文」的由来、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质说起,继而讨论大巡真理会的公事、布德修道生活、宗旨的意涵及其人文底蕴。霍克功、朱展炎、杨子路、李海林等学者也有相关文章论及大巡真理会的思想内涵。2)

具体说来,在大巡真理会的宗教医疗思想研究方面,学界也有所关注。如在本文笔者之一盖建民所写的《大巡「济生医世」与道教「即身医世」思想及其现代意义》3)中,主要通过比较大巡「济生医世」与闵一得的「医世宗」之關係,说明二者都受到早期道教「身国同治」思想影响,是明清以来三教合一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并且这种思想对调摄与纠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之身心内外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詹石窗的《「大巡人文医疗」考论》4)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了大巡真理会治疗疾病的方法,救治方法主要包括言咒救治、符号救治和忏悔救治等,这些救治方法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医疗思想。虽然大巡医疗思想已有上述研究成果,但其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在大巡真理会的宗教经典《典经》中,有诸多治病救人、济世护生事件的描述,这些事件充分体现了大巡真理会的「济生医世」思想。本文主要以韩国大巡真理会的立教经典和中国道教经典文献为依据,分析大巡医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思想内涵与道教经典《度人经》中的「济世度人」思想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进一步阐发大巡医疗思想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和人文关怀。

一、大巡「济生医世」救治思想的产生背景

大巡「济生医世」思想的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其所信奉的姜圣上帝即姜甑山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处在极度的动荡之中,人民生活困苦,艰难度日。笔者认为,大巡真理会的产生和中国道教早期的发展具有某种相似性,二者都有着治病救人、济世度化的一面,并且二者在创教模式上都存在「以医传道」、「借医弘道」的相同特征。具体而言,大巡「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具体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为「医世」,即改善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二为「济生」,即救治个体生命,治愈躯体之疾病。同时,这两个层面皆以「解冤相生、报恩相生」这一宗教神学理念为基础。

(一)医世:医社会之病

考其历史年代可知,当时正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韩国的政治局势风雨飘摇,民生凋敝。姜圣上帝十分关心社会病况,据《典经》记载,他曾说到:

然其文明者,倚重于物质,助长了人类之骄慢,以致动摇了对天理之信心、为征服自然犯下了种种罪恶,荡涤神道权威,致天道与人事常道皆有许违,三界混乱,道基断绝,因此,一切原始神圣、佛、菩萨等汇集一起仰望九天控诉人类与神明界之劫难。5)

首先,姜圣上帝从文明发展的趋势分析,他认为整个社会过分依赖于物质文明,人们为征服自然做出了种种不好的行为,导致社会混乱,灾祸不断发生。

〈公事〉篇载:

「在先天,人与世间万物皆为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间怨恨日积月累,错综复杂地充斥于三界之中。天地失其常道,各种灾祸丛生,世间暗无天日。」6)

〈行录〉篇载:

「世无忠,世无孝,世无烈,是故,天下皆病。」7)

其次,忠、孝、烈等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信条全部缺失,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所以「天下皆病」。《典经》所述内容正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之下所形成的宗教医疗思想。

(二)济生:医个体之病

同时,在《典经》中还有诸多关于疾病发生及救治的具体实例,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济生〉篇中,在其他篇章中也有所提及。其中,主要涉及的病症有哮喘、疟疾、蛔虫病、癫痫、瘫痪、腹泻、青光眼、肺疾、滞食症、麻风病、丹毒、脓疮、身体浮肿等,从《典经》中对于这些病症的描述可知,当时的韩国人民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时常面临病痛折磨,姜圣上帝因能够治病救人而得到人们的信仰和拥护。

〈济生〉篇中所载:

龙头峙有一瘫子姓金,坐着轿子来往各处。一天前来谒见上帝,哀求上帝使其下施行走。上帝便令其坐在面前,随上帝烟袋起止而起身。金氏便随烟袋的升高而动,努力尝试着一点点站立起来。…上帝又令患者站到庭院,试着独自走行,并命光赞击其小腿,迫其快速前行。于是,金氏抛开轿子,自己走了回去。后来,此人为谢上帝救治之恩,以三十辆银子供养上帝。上帝用这些钱备酒食供行人享用。此人更是在众行人面前,反复称颂上帝为其治瘫痪之疾。8)

此为一则姜圣上帝医治病人的案例,他因医好金氏的腿疾而受到称颂。在《典经》中关于类似事件的描述不在少数,在此不再详述。

如前所述,以上为大巡「济生医世」思想产生之时的社会状况分析。基于上述社会现实,据《典经》记载,元一在自己家中侍奉上帝时,上帝曾讲起圣人之道与雄霸之术,云:

济生医世者,圣人之道也;灾民革世者,雄霸之术也。天下受雄霸之苦久矣,故吾将以相生之道化民靖世。从今之后汝当正心,欲成就大人者积好生之德,岂可杀亿兆苍生而求一己之生。9)

「济生医世」乃圣人所追求的,是「圣人之道」,而「雄霸之术」却只能够给人民带来灾难,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在这里,同样提到了要「正心」、「积好生之德」,以「相生之道」教化人民治理社会。所以,「济生」与「医世」二者乃相辅相成,小到医治个体治病,大到医治社会之疾,这正是大巡思想所要实现的「圣人之道」。

二、大巡「济生医世」宗教救治思想内蕴

从《典经》所录内容可知,姜圣上帝在修行和传道的过程中,在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疾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病态发展。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随之产生。

(一)大巡「济生医世」之基:解冤相生

「解冤相生」是大巡真理会的立教宗旨之一,其认为传授「解冤相生」大道之真谛在于布德,只有布德天下,才能广济苍生。布德,即广为传播上帝为匡救天下、广济天下苍生而力行的九年「天地公事」,使人享受地上乐园之幸福。如此,在「解冤相生」这一立教宗旨的基础之上,「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得以建构并逐步形成和发展。

〈公事〉篇载:

在先天,人与世间万物皆为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间怨恨日积月累,错综复杂地充斥于三界之中。天地失其常道,各种灾祸丛生,世间暗无天日。因此,吾欲整理天地度数,调化神明,以解万古怨恨,以相生之道建后天仙境,济度世间苍生。不论大小事应由神道解冤,若能事先稳固度数并加以调化,以此为基人事便以自我达成,这便是三界公事也。10)

上述关于「三界公事」的描述是姜圣上帝在与金亨烈对话时谈到的。天、地、人皆失其常道,为相克之理所支配,世间积怨日深,姜圣上帝认为若要化解万古怨恨,需以相生之道建立后天仙境。所以,他称,以「解冤相生」之宗教法理化民靖世,从而在人间建设乐园,此乃匡救天下、救济苍生之大义。

故,〈预示〉篇载:

故上帝降临世间,匡定天地度数,调化神明,解万古冤恨,立相生之道,开启后天仙境,解调神道,确立不可动摇之度数,其后调和人事,故众人以上帝为天帝,倍加敬仰。11)

(二)大巡「济生医世」之法的特色

「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既已产生和发展,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它,并实现大巡真理会建立「地上天国」的理想。具体而言,大巡真理会的医疗之法分为「济生」之法和「医世」之法两大类型。

1. 「济生」之宗教个体救治途径

首先,药物施治,对症下药。如在《教运》篇中记载宋大有的堂弟因染肺疾,病情危急,恳求上帝予以治疗。上帝告知应进食大麦饭,后来大有堂弟的病情果然好转,从肺疾痛苦中解脱。12)〈济生〉篇中也有类似记述,金俊相之妻脚底生疮,痛不欲生,上帝告之以淘米水涂在患处即可治愈。13)

用金石草木治病之法,在各种道经里屡见不鲜。如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不少用此类药物治病之法,如医治伤寒、时气、瘟疫、沙虱病、丹毒、食物中毒等。如书中记载有医治天花之方:

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瘥后,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煮葵菜,以蒜齑啖之,即止。14)

在其他的道教医书如《本草经集注》、《养性延命录》、《黄帝内经素问》、《蔺道者仙授理伤续断方》、《玉函经》、《备急千金方》、《修龄要旨》、《遵生八笺》等等都记载有医治疾病长寿延年之方,在此不一一举例。

其次,《典经》中虽有不少药物治疗疾病的记载,但更多的却是以各种特殊的施治方法救治病人的事件,如念咒语救治、画符救治等等。这种特殊的施治方法与道教医学中的用符箓法术治病救人的形式颇为相似,有如下三大特征:

其一,符咒治疗。《后汉书》曾记载张角以符水咒说疗病,符咒驱病是道门特有的与药物治病相辅而行的治病方术。符可以用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既体现着道教养生重生思想,又有着道教医学层面的治疗意义。在大巡真理会的《典经》之中,就有姜圣上帝用符咒救人的诸多记载。

如〈济生〉篇三十六载:

上帝在公信家逗留之际,公信的母亲为腰痛所困。上帝听说后,取一两梅实用纸包好,挂在房梁下。又作一字符,将其付之一炬。公信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起来。15)

〈济生〉篇七载:

金允根患痔疾,深受其苦达数十年。到癸卯年三月因再也无法支撑而卧床不起。上帝深悯其苦,令其每日早上诵读侍天咒七遍。允根依遵,病情有了转机,不久便痊愈。16)

此处姜圣上帝所用救人之法也有此功效,念诵咒语或者做符皆可以使病人摆脱疾病痛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姜圣上帝体恤身患疾病之人的慈爱精神。

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用符咒为人治病。《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云: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咒,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五斗米道张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17)

张角、张修等在传道之初,皆以符水咒说救人性命以获得信众支持,诚心信道者则疾病可痊愈。

其二,术数治疗。《四库总目》云:「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其要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传以杂说耳。」18)「术数」与易学相关,涉及阴阳五行、卦象干支等等内容。在《典经》中有利用六十干支治病的记载:

车京石的小妾手指被针扎伤,由此伤及胳膊引发剧痛,后导致半身不遂。上帝写下了六十干支交给她,并命其用疼痛的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力指点着读下去。又令其手端酒杯四处走动。此后血脉逐渐疏通,身体迅速康复。19)

从机理上看,「六十干支」即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构成「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代表着宇宙天地的运转循环规律,象征着通畅和节奏。以疼痛手指指点着诵读,在客观上引导胳臂进行有规律地运动,通畅气血,疏通不遂的身体,从而使病人身体康复。20)

其三,信仰治疗。据〈济生〉载:

同年四月十三日,上帝来到金亨烈家,正值享烈之妻分娩小儿子。其妻通常在产后四十九天中深受产后腹痛之困扰,亨烈对此忧心忡忡。上帝道:「从今往后信我,无忧矣。」亨烈对上帝深信不疑,不再担忧。此后其妻不仅从腹痛困扰中解脱了出来,哮喘也得以治愈。

此处上帝对金亨烈说诚心信仰则疾病可治愈,金亨烈深信不疑,其妻果然病愈。在《太上祝由科》中也强调病人求符治病要诚心诚意,心诚则病痛可以治愈。「祝由者,祝病之原,由之礼也,此科全在诚、敬。可以感格神明,…既祝其病后诚而信,则天医自降。每于夜半之时,或符水演。药石,或吹嘘,或推拿,其病自愈。」21)

另外,在〈权智〉篇中,也有元一在上帝的指引之下出门遇到红衣神仙从而病愈的记载:

上帝在申京洙家中行公事时,对一旁侍坐的元一说道:「汝曾对东身着红衣,乘云而坐人四跪行大礼,曾记否?」促其回忆。元一募然间想起此事,一跃而起,朝着上帝连行四跪礼。周围的从徒们不明其由,纷纷询问缘故。元一于是收整袖子,郑重端坐后说道:「数年前突患急症,精神恍惚,徘徊于生死之际,有人乘四抬大轿而来,对我道:‘换上新衣,出门后向着东天看去,若见一红衣神仙端坐云中,可向其行四跪礼,如此病可得痊愈。’我照此而行,果然病得痊愈。」22)

此类大巡信仰治疗手段,从医学模式上分析,与道教医学「身心灵」三位一体的疾病医疗观有某种共同之处,乃是东方宗教医学的核心内容。

2.「医世」之宗教社会救治途径

「医世」之法在这里主要是为了解决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主要是进行解怨治疗。在这里,进行解怨正是为了「医世」,解怨乃是「医世」的必要手段。《大巡指针》称「解冤乃化解积怨之意」,同时又谈到「须知结冤者和解怨者皆为我,因此,我先解怨,对方所结之怨才自然化解。双方所结之怨得以化解,才能实现相生。需领悟其中奥义。」23)所以,作为结怨、解怨者的主体——「我」,应当先解怨。如《典经》载:

某日公又在川原赶集时与耶稣教人发生了争执,遭石块袭击,肋骨受伤,疗伤达数十日。公又深受其害,痛苦不已,上帝见状道:「汝曾伤人之胸,险致人死命,此当悔过之,然汝愈后欲复仇。今汝遭他人陷害,乃汝昔日所伤者之灵附于伤汝者复仇于你,汝所受害止于此万幸矣!而今当自解心结,惟视加害者如恩人,伤病会立刻痊愈。」公又心中甚是感佩,决意消解仇怨之心,来日相见善待仇人。数日后,有传言川原耶稣教会的十二村牧师聚会,举行大传道会。上帝闻之,道:「十二村牧师所动,实乃为汝伤痊愈矣。」之后不久,公又伤口便痊愈。24)

如上述经文所载,公又因早年伤人,后又被人所伤,上帝指引他自解心结,消解仇怨之心,所以伤病得以痊愈。唯有解除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之心,解除冤结,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医世」之法还体现在大巡真理会的教规义理之中,其提倡以相生伦理之生活化实现辅国安民,主要包括实现家庭和睦,致力子女教育;近邻间相扶相助和谐相处;求道人遵守国法,遵行社会道德,贡献于国利民福。大巡的布德教化、修道功夫、组织机构、教团事业等都致力于推进三大重要事业,即:积极推进救护慈善事业,为国民的凝聚做出贡献;推进社会福祉事业,努力提高国民福利;推进教育事业,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总而言之,从疾病治疗之法来看,《典经》中不仅包括姜圣上帝对于日常所遇疾病的治疗,同时由个人上升到社会群体,还包括对于社会整体所面对的种种弊病的一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大巡真理会「济生医世」的独特医疗理念,彰显了其入世性的一面。那么,相应地,在中国的道教经典《度人经》中也包含有类似的「济世度人」思想,下面笔者将结合《度人经》的经文加以进一步比较分析。

三、「济生医世」与「济世度人」内在思想关联

(一)《度人经》「济世度人」思想内涵

《度人经》,又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东晋末年出现的道教经典,为古灵宝经之一,也是灵宝经中最主要的经典,明《正统道藏》将其列为群经之首。关于《度人经》的经本流传情况,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25)、任继愈主编的《道藏提要》26)、朱越利的《道藏分类解题》27)以及萧登福的《正统道藏总目提要》28)中皆有谈到。综而论之,《度人经》卷一为其本经,出于刘宋陆修静以前,后六十卷为后人所增衍,六十一卷本当出于北宋之后。

按照《度人经》「济世度人」之说,其亦可分为「济世」与「度人」两种,前者是针对整个国家与社会而言,后者是相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而言,同时二者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度人经》所提倡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旨。

首先,在道经前序中经文有云:

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坐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说经二遍,盲者目明;说经三遍,喑者能言;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度,咸得长生。29)

另外,薛幽栖注曰:「当此之时,浮黎之国若男若女,无老无少皆受圣恩,普得济度,生者不死,死者更生,故咸得长生也。」30)成玄英注曰:「倾,尽也。天尊说经之时,浮黎一国男女皆在坐侧,闻说妙法各自尽心谛听,故云莫不倾心也。一国之人受此度人妙法,故云皆受护度。度得成真之道,故云咸得长生。凡诸天人病有轻重,修道之法随功深浅,病轻则遍少而瘥,病重则功多而愈,故知诵经十遍,上达诸天,起死回骸,长生久视。」31)李少微注曰:「夫龙虎啸而风云生,圣人作而三才应,此自然之数,必至之符,是以十遍说经百疴立愈,非元始之大圣,谁能与于此乎?而旧学之法,以为心智之病,非形骸之病,谬亦甚矣!」32)

该段经文主要讲述元始天尊说经之功效,用诵经的医疗手段来达到劝善度人之目的。念诵经文一至十遍,具有让人耳聪目明、身体康健、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等神奇功效,这也是灵宝派借医弘道的一种方式。在上述说经功效的描述中,出现了「十」这一数字,这是对《易经》「天地之数」一种应用。数的轮转,引起五行的更替,五行的更替推动了五气的运行。于是,人体之中气之运行不畅的关节重新被打通,疾病也就消除。33)

上述分析主要是从「度人」之旨出发来说明「济世度人」思想,接下来笔者将从其「济世」之旨分析,并对这一思想加以说明。如经文中所说:

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有志心,宗奉礼敬,皆得度世。34)

成玄英注曰:「既得闻此妙经,大众俱蒙济度,保其全福,故得终其本命之年也。」35)青元真人注曰:「夫念想见闻者,皆谓之杀;陷于不义,折伤一切物谓之害;毁人成功谓之嫉恨;彼荣富起曲见心谓之妒;痴迷着景谓之淫;取之不义谓之盗;爱乐无厌谓之贪;妄起念心谓之欲;齿唾巧拙谓之憎;疑忌仁信谓之忌;虚浮诈诞谓之华绮;出言不规、浅学误人谓之恶口。今一国男女已获护度,故国土归仰,凡是而行,亦云十二善业也。」36)青元真人认为,得闻此《度人经》者,能够弃绝恶业,友善待人,修得十二善业,成为德行高尚之人。这种理想的人格境界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最终达到「慈同齐爱,异骨成亲」的良好社会环境。

《度人经》所宣扬的「慈同齐爱」,是具有济世色彩的社会理想。成玄英注曰:「人皆十恶不生,动合真常之理,故得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尧舜受禅,能令天下归心。况天尊说经,一国归仰,自然异骨成亲也。…齐同慈爱,其国必安。无有中伤,人自饶足。五谷成熟,灾害不生。有此众善之功,故云欣乐太平也。」37)在这里说到尧舜等古人,能够无私利人,不独亲与自己亲近之人,所以才能够令天下归心。天尊说经,一国男女归附,更有济世治太平的功效。 所以,经文中也提到了在斋戒时念诵《度人经》的目的及功效:

道言:正月长斋,诵读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度上南宫;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升;十月长斋,诵咏是经,为国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镇国祚,保天长存,世世不绝,长为人君,安镇其方,民称太平;八节之日,诵咏是经,得为九宫真人;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炁长存,不经苦惚,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升上清。38)

可见,在斋戒之时诵读《度人经》可以超度亡魂、身得神仙,并且在十月长斋之时,诵读此经文,有安邦定国之效。青元真人注曰:「十月天地宁闲之际,于此长斋诵经,乘下元解落之功,故宜上为邦国、下为民庶,祷福禳灾。」39)

「道以人弘,教因师得,若不度人,则法桥路断,所以弘教,先在度人。」40)司马虚认为,「《道藏》中最令人瞩目的经典恰恰是全书的第一部」。41)在笔者看来,《度人经》之所以如此重要,与其所倡导的「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思想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在《度人经》的「济世度人」思想指引之下,道门中人不仅要度己,亦要度人度世,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道教对人生命价值的高度关怀,同时也彰显出道教普世性的价值追求。

(二)「济生医世」与「济世度人」思想之比较

首先,二者都受到易学思想的影响。易学以太极、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等逻辑符号为内容,建立了一套较为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易经ㆍ系辞上》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42)所以,在《度人经》和大巡《典经》经文中里均可以找到易学思想的影响。

如在《度人经》中,宣讲经书的神灵「元始天尊」,其名称就是来源于《周易ㆍ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其中,经文中「七日七夜」这个时间概念是以《周易ㆍ复卦》卦辞「七日来复」为准绳的。易卦六爻符号,阴阳升降,到了第六爻的时候就要回复,所以「七」意味着重新开始,这就叫做「七日来复」。另外,经文所说「周回十过」、「说经十遍」、「三十二天」等等都具有独特的易学理论基础。

同样,在大巡《典经》中载:

亨烈依照上帝的教示,背诵六十四卦,只见因腿痛导致的恶寒与头疼在刹那间消失。对此深感不解,便问其缘由。上帝道:「八卦中蕴五行,应五行之气而应验得治也。」43)

上述经文说的是金亨烈因腿痛致疾,姜圣上帝让其六十四卦帮其治愈疾病之事。为何如此可以治愈病痛呢?是因为八卦之中蕴含五行,顺应五行之气就可以治愈疾病。在此处记载中,我们便可以看到《典经》中所体现的易学思想。另外,还有〈公事〉篇载:

公事结束后,上帝在洋纸上画下无数太极图案,并写下字符,又令德兼折来东桃枝。还命德兼细数太极图数,每数到第十便口含东桃枝,最终数得四十九。上帝道:「善哉!一旦数错将出大事。」说罢手持东桃枝,放声高喊后,在药房将洋纸烧掉。44)

此处所提到的「太极图」、数字「十」、「四十九」等皆与《易经》相关。

其次,二者都具有「借医弘道」的特点。在一个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借用医术、养生、慈善等活动来吸引信众,以此来扩大教团组织。《度人经》和《典经》都有通过治疗疾病以宣扬教义、传播信仰的目的。用宣传诵经的医疗养生手段来达到劝善度人之目的,这也是《度人经》借医弘道的一种方式。《典经》中关于通过治疗疾病来获得众人称颂的事迹亦有不少。这里,前文已有论述,不再详细讨论。

最后,二者都重视信仰疗法的作用。信仰疗法是宗教医学普遍使用的一种治病手段。信仰疗法主要通过信奉和祈祷神灵的方式,希望借助所信仰的神灵的力量来促进疾病的治疗。道教医学中也有这种信仰治疗的模式,如宣扬奉道诵经、持戒以及进行道教科仪活动皆能消除病邪,产生愈疾效果。45)

在《度人经》中,经文所载念诵此经可有治愈痼疾的医疗效果。前文提到的「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度,咸得长生」46),就是该信仰疗法在经文中的体现。在大巡真理会的《典经》之中,也有念诵经文以治疗疾病的相关记载,如:

住在铜谷的金昌汝多年来为患滞食症而困扰,一日找到上帝哀求。上帝命其躺卧在平床上,抚摸其腹,又令亨烈诵读如下几行文字。昌汝滞食便痊愈。其文曰:

调来天下八字曲,泪流人间三月雨。

葵花细忱能补衮,萍水浮踵频泣块。

一年明月壬成秋,万里云迷太乙宫。

清音绞舞二客箫,往劫乌飞三国尘。47)

综上而论,大巡真理会「济生医世」的思想与《度人经》「济世度人」的思想都受到了道教易学思想的影响,具有借医弘道的特点,同时又注重宗教信仰疗法对于病患的作用。二种思想虽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得其共同性的一面。

然而,虽然二者思想有相似性的一面,但是其思想侧重点仍存在不同。具体而言,大巡「济生医世」思想更侧重在现世中的行动和举措,大巡诊理会提出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团职业,实现其在《典经》中所说的建立「地上天国」的社会理想,其所彰显的入世性和现实性的一面更强;而《度人经》「济世度人」思想更侧重宗教信仰者持斋念经方面的修行,宗教神秘色彩更加浓烈一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是大巡真理会《典经》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核心。道教经典《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的亦有与「济生医世」思想类似的「济世度人」思想,二者皆围绕个体与社会的救治,旨在治愈身体疾病与社会弊病,具有一定内在思想关联。具体来说,二者都受到了道教易学思想的影响,具有借医弘道的特点,同时又注重宗教信仰疗法对于病患的作用。虽然这两种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窥得其共通性的一面。从中韩文化发展交流的历史来看,最早在三国时期,道家以及道教思想就以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地区。根据《三国遗事ㆍ宝藏奉老》记载,唐武德、贞观年间五斗米道已经在高句丽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后,道教在韩国不断在韩国发展。追溯道教在韩国地区的发展可知,大巡真理会虽然为韩国的一个新兴宗教,但与道教思想關係较为密切,值得研究。

大巡真理会的教义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济生医世」思想,这种宗教医疗思想彰显了一个宗教团体的深厚人文底蕴。大巡真理会之所以提倡「济生医世」思想,是为了达到「无自欺、精神开辟、身心改造和布德天下、广济苍生、辅国安民、建设地上天国」的目的。「济生医世」的医疗思想中蕴含着医治社会弊病,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關係的种种价值追求,为后继的道主、都典、以及大巡诊理会的信仰者们提供了一种神学、伦理学的行为典范,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同样,道教经典《度人经》中的「济世度人」思想也具有这种价值取向,通过分析二者的關係,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宗教治疗思想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其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Notes

1) 参见《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金勋主编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页24,123,373。以下简称《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

2) 《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页1、51、73、176、249、276、229、210。

3) 《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页98。

4) 《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页392。

5)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典经》(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部, 2017),页138。以下简称《典经》。

6) 《典经》,公事,页88。

7) 《典经》,行录,页84。

8) 《典经》,济生,页287。

9) 《典经》,教运,页142。

10) 《典经》,公事,页88。

11) 《典经》,预示,页305。

12) 《典经》,教运,页146。

13) 《典经》,济生,页291。

14) 《肘后备急方》卷二,《治卒霍乱诸急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明刊本),页35。

15) 《典经》,济生,页297。

16) 《典经》,济生,页285。

17) 《三国志》卷八,《张鲁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页264。

18) [清]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卷108,(北京:中华书局,1965),页914。

19) 《典经》,济生,页294。

20) 《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页414。

21) 《祝由科诸符秘卷》(郑州: 中州古籍书店,1994),页3。

22) 《典经》,权智,页278。

23)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大巡指针》(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部,2017),页12、13。以下简称《指针》。

24) 《典经》,教法,页244。

25) 《中国道教史》(四卷本•卷一),卿希泰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页388-397。

26) 《道藏提要》,任继愈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页3-4。

27) 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页69-72。

28) 萧登福,《正统道藏总目提要》(台湾:文津出版社,2011),页1-7。

29)〈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页1。下引《道藏》同此版本。

30)〈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页191。

31)〈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页191。

32)〈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页191。

33) 詹石窗,《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北京:中国书店,2001),页60。

34)〈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页2。

35)〈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页194。

36)〈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上,《道藏》第2册,页256。

37)〈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道藏》第2册,页194。

38)〈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页2、3。

39)〈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卷上,《道藏》第2册,页259。

40)〈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诫营始〉,《道藏》第24册,页749。

41) 司马虚,〈最长的道经〉,刘屹译译,《法国汉学》7,(北京:中华书局,2002),页188。

42) 黄寿祺,张善文译《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页535。

43) 《典经》,济生,页291。

44) 《典经》,公事,页119。

45) 盖建民,《道教医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页320。

46)〈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卷一,《道藏》第1册,页1。

47) 《典经》,济生,页286。

參考文献

1.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典经》,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部, 2017。

2.

大巡宗教文化研究所,《大巡指针》,骊州:大巡真理会出版部, 2017。

3.

盖建民,《道教医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4.

金勋主编,《中韩道教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

5.

司马虚,〈最长的道经〉,刘屹译,《法国汉学》7,北京:中华书局,2002。

6.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

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8.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卷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

黄寿祺、张善文译,《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