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大巡真理会是建立在九天上帝姜甑山、道主赵鼎山以及都典朴牛堂所传承的宗统之上,而形成的一个宗教团体,是韩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新宗教。作为新宗教的大巡真理会,其在教理教义、宗团组织以及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展现出区别于传统宗教的新面貌,这样的新面貌就顺应了当代社会的时代节奏和发展趋势,也符合了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和信仰诉求。不过,大巡真理会在面向时代进行调整、创造的同时,也还传承着来自于传统社会中的古老智慧,这也使得大巡真理会展现出别具特色的宗教形象和信仰文化。
大巡真理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着诸多表现,特别对儒、道、佛三教的宗教文化都有吸收。大巡真理会借鉴了儒道佛三教之精华,并加以整合、创新,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三道冠旺」的宗教精神。1)大巡真理会这种统全性的宗教精神实际上和道教所提倡的三教融合有相似的地方。道教提倡的三教融合思想在道教经书中多有表现,比如说道教的劝善书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内容。2)此外,在大巡真理会的宗教文化中还对古老的风水文化有所摄取,这也是大巡真理会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
风水,又称为堪舆、相地、地理、地术、形法等等。对于「风水」这两个字的解释有很多,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选择住宅和墓地的学说和方法。关于「风水」二字最为经典的说法是晋代郭璞《葬书》中所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3)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通过对「风」和「水」的认识,来掌握「风」和「水」的规律,从而使得「气」凝聚不散。由此可知,「风水」二字之由来,而其核心就是「藏风」、「得水」以及「生气」。换言之,《葬书》中所谓的「风水」,就是一套认识和控制自然环境中「气」的观念和方法。而「风水」二字背后所强调的就是妥善处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这样一种对于自然的认识方式,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就逐渐变成今天我们所谓的「风水」学说,即认识并处理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特别是住宅和墓地。当然,住宅和墓地的选择仅仅是风水文化最具体的两种表现,但风水文化绝对不仅仅只是选择住宅和墓地,而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观看方式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方式。
从某种角度上说,风水文化是自然与人文的一种连接和交流。在人类认识、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自然景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意义,比如说地质学层面上的解释、审美艺术层面上的解释,以及风水文化层面的解释等等。从风水文化的角度观看自然,仅仅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较之其他认识自然的方式,风水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揭示了自然景观所蕴藏的神秘文化。正是风水文化具有神秘色彩,使得风水观看自然的视角有别于其他,这就是风水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因为风水文化对自然景观赋予的文化意义具有神秘色彩,所以风水能够与许多宗教中的神秘主义观念进行沟通。基于风水与宗教二者存在的相通性,许多宗教也就借鉴并吸收了风水学说中的诸多内容。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就对风水文化有不少摄取,使得风水学说成为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韩国大巡真理会被认为是「新道教」,4)在教理思想上多以中国的道教为背景,其文化形态也与道教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韩国的大巡真理会与风水文化的关系也就值得加以考量,藉此契机则可探索中韩风水文化的联系。
风水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广为东亚各国所接受,是东亚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基于这样的情况,也就形成了「风水文化圈」。5)风水学说不仅被中国所重视,同时在韩国也有广泛的影响。韩国民众对于风水学说的认识,既有借鉴中国风水文化的部分,同时也参考了韩国本土的山水环境。基于朝鲜半岛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韩国的风水师借鉴了中国的风水学说,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水知识。6)这与中国的风水文化既有联系,也有不同。
基于韩国本土的风水文化,大巡真理会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当然,大巡真理会对风水文化的认识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传统风水文化中的要素,而是对传统的风水学说进行了许许多多创造性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具有大巡思想特色的风水文化。有关大巡真理会风水文化的探讨,此前已有学者涉及一二。闵丙三教授曾撰写《甑山的风水物形与解冤思想》一文,对大巡真理会的风水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甑山通过风水来调整天地之气的做法是大巡解冤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高南植教授曾在《朝鲜后期的东亚观念—以姜甑山的思想为中心》中有所论述:大巡思想的创始人姜甑山为了解决东亚地区韩中日三国的问题,从解冤和报恩原理出发,主张立足于风水地理来认识韩中日三国,同时建立东亚三国的新秩序。8)朴商万先生曾撰有《甑山的风水观考察》一文,其聚集于《典经》对甑山的风水观念展开了研究,并对地观进行了详细的讨论。9)此外,还应该加以重视的是,从实地考察的角度对大巡真理会的风水文化加以探讨。在《典经》的〈教法〉第三章第16节,就有记载姜圣上帝修建道场的神异情形。10)可以说,大巡真理会道场的建造地点在地理环境的选择上都颇为讲究,值得从风水学的角度对每一个道场展开具体的研究。闵丙三教授曾经就从「地上仙境」的视角对大巡真理会骊州本部道场进行了分析,其中就涉及该道场的风水学分析。11)近来,申荣大教授对大巡真理会骊州道场进行的风水学考察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例子,引人启发良多。12)
本文聚焦于《典经》展开研究,试图较为全面地挖掘其中的风水文化。《典经》是大巡真理会重要的信仰指南,具有独一无二的神圣地位,包含着始于九天上帝、又由道主和都典传承至今的宗统内容。13)《典经》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反映教理教义的思想,又有涉及韩国近代的历史信息,还有关于姜圣上帝和道主的诸多事迹,这当中就有关于风水文化的丰富记载。据《典经》记载,早年的姜圣上帝在梦中与「后天真人」密议天地玄机与世界大事。14)这里「天地玄机」很可能就涉及到姜圣上帝后来所施行的「天地公事」。不过,「天地玄机」中可能也包含着风水文化的内容。从字面意思来看,「天地玄机」既有关于「天」的玄机,又有关于「地」的玄机。这样一来,关于「地」的玄机就很有可能就涉及了风水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说「天地玄机」对风水文化的指涉并不那么直接明白,甚至是有些微妙;那么,在姜圣上帝的一些教示中就明确地反映了其对风水的态度和看法。姜圣上帝对朴壮根的教示中有「宜用心探究天文地理」一句。15)此处提到的「地理」二字就意味着风水文化,这就明显地看出姜圣上帝对风水文化的重视,并要求认真钻研风水文化。
此外,在《典经》中还有着不少关于风水文化的记载,诸如山势、穴形、地气、明堂、发荫、迁葬、吉地等等。因此,讨论《典经》中的风水文化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在末尾附有笔者整理的《典经》中有关风水文化的资料表》,其中列举了《典经》中关于风水文化的30条材料。基于这一资料整理,并结合风水学中有关「理气」和「形势」的观念,笔者试图从地气、山势以及明堂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典经》中的风水文化。
二、《典经》所见之地气
对于风水文化的探讨,地气这一概念可能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地气是风水文化中的重要概念,甚至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概念。在传统的风水学说中,有「理气」的流派,侧重于探索「气」在地理中的凝聚和消散。这在《葬书》中就已有记载。《葬书》中有说:「夫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16)其意思是,风水中所强调的「气」实际上是同自然地貌的具体形态相联系和呼应的。换句话说,在风水的语境下,「气」的强弱消长造成了地势的高低起伏。如果从宇宙论的高度来看,特别是从道教的教义思想中,更能认识到「气」在天地宇宙间的重要性。在道教的思想中,「气」是生成天地宇宙的关键性要素,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由「气」所变化而来,这就是道教所谓的「宇宙气化论」。17)道教的《元气论》中对气化天地的情形有具体的说明,其言:「元气先清,升上为天;元气后浊,降下为地。」18)其意思是,清气上升变为天,而浊气下降形成地。从道教思想的角度来看,地的造就与「气」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无论风水学说,还是道教思想都认为,大地是由「气」所造就。因此,蕴藏于大地中的「气」,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能量,也可以叫做是「地气」。
对于地气这一地理能量的认识,值得从现代科技思维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也需要立足于传统风水文化的观念来加以认识。换句话说,对地气的认识不能完全用现代科技的方法进行测定,还需要从传统思维的认识方式出发来理解地气。传统的地气概念需要依靠宗教式的神秘经验来认识,特别需要借助「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念来体会地气的存在。19)所谓「天人感应」的观念,又称「天人合一」,20)就是把宇宙当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结构,各种生命体彼此之间都具有相互沟通的能力,借助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则能感应彼此的能量强弱,而地气则可以通过感应的方式加以体会。可以说,人的生命与地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典经》中就认为,人是秉受天地精气所生。〈行录〉第一章第36节有这样一句话:「宋时烈天生禀赋天地之精气」,21)这就是说,生命的出世是禀受天地之气而来,而地气给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支持。在风水学中,地气就好比是人的血脉,地气行布于大地就好比血脉流经人身。由此可观,人身与大地确实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正是基于人与地气的特殊关联,就连上帝在教导众从徒行礼之时,也是按照「下袭地气」的样子行四拜之礼。此事可见于〈教运〉第一章第37节。22)从姜圣上帝传授的仪式动作中可以获知,他把地气的概念编制到仪式行为当中,这或许就是让大家从中领悟「天人感应」的神秘体验,从中则更能体会到人与地气之间所具有的特殊关联。
《典经》中多有提及「地气」的说法。比如说〈行录〉第三章40节就有提到遍布八方的地气。姜圣上帝有说:「明月千江心共照,长风八隅气同驱。」23)这是姜圣上帝面对众多弟子所吟诵的一句话。当中的「长风八隅气同驱」七字,就值得加以注意。这是与地气有关的内容。这里「八隅」就是指八个地理方位,即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正北、东北八个方向;而「气同驱」的意思是,来自于八个方位的地气都同时在流动、运转。不过,风水宝地中地气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与天、水二气进行配合;只有天、地、水三气共同运转,风水宝地中的地气才能够起正常的作用。例如,在〈公事〉第3章第20节中,姜圣上帝就有说道:
「如今天地水气不运转,墓葬亦不会发荫。待后日水气运转,地气乃发。」24)
由此可见,地气并不是孤立地在宇宙间进行运转,而是与天气、水气一起共同运行,这三种气需要彼此配合才能正常地运行。如果其中任何一种气有所停滞,都会影响其他二者的运行,从而破坏风水宝地的功能和作用。这其实同道教文化有着相似的地方。道教文化中也是说宇宙间充盈着天地水三气,如《元气论》中有说:「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25)此外,〈预示〉的第51节也有姜圣上帝论及天地水三气之说,其言:「天地水气流转,万国之人不学而能彼此通语。水气流转而轰然作响。」26)这里的意思是说,天地水三气的运行还能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沟通。有意思的是,在基督教的《旧约圣经》中有一个「通天塔」的故事。「通天塔」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运用相通的语言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如此一来,天地水三气则有着同通天塔相似的功能,这是大巡真理会值得与基督教进行比较的地方。可以说,姜圣上帝对于天地水三气共同运转、彼此配合的观察是十分独到的。
按照《典经》中的说法,地气有着或吉或凶的差别,象征吉祥的地气叫做「禄脉」;而预示灾祸的地气则被认为是「劫气」。这在〈公事〉第二章第13节中就有记载,其文有说:「上帝在笼岩行公事时,对亨烈说道:「许眉叟重修的成川的降仙楼里的一万两千条木地板藏有禄脉,而金刚山一万两千座山峰却附有劫气。今吾将此劫气消除。’」27)由此可知,地气虽然有吉凶的分别,但是经由姜圣上帝施行公事就可以消除灾劫。
按照风水学的观点,地气的吉凶可以影响人的祸福,所以地气能够影响、干预人类活动。而姜圣上帝则凭借其非凡的神力举行公事,他通过行公事的方式改善地气的恶劣状况,解除地气中的冤结,从而使地气得到疏通,将恶劣的风水格局转变为风水宝地,最后达到「后天仙境」的理想境界。韩国探索理想世界的历史源远流长,《郑鉴录》中有提到「十胜之地」,这与风水文化就有着密切关系。28)而大巡真理会所追求的「后天仙境」作为一种理想世界,或许也与风水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具体来说,后天仙境对「地气统一」的理想状况进行了描绘,这就可以与风水文化的地气之说联系起来。根据〈公事〉第一章第2-3节的记载,姜圣上帝在首次行公事之时,就阐发了他试图建立地上乐园的宗教理想,通过调整天地度数来解除怨恨。29)姜圣上帝施行的公事就是对天地秩序的调整,这当中应该就包含着解除地气冤结的部分,换句话说,疏通地气是推动天地开辟的重要公事。通过借助地气的调整来匡正天地度数,从而达到宇宙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就与风水文化中勘察地理气运的观念是一致的。在〈公事〉第三章第5节中就有相关说法,其文见下:
上帝又道:「因地气尚未得统一,故生活于地球的人类,所思有异而反目争斗。若消这一矛盾对立现象,应通过解冤来调化万古神明, 匡定天地度数。此公事得成,则天地开辟,展现后天仙境。」30)
从某种程度上看,上帝对不良地气的调整,就是在匡正天地的运行结构,推动从「先天」到「后天」的「开辟」大事,从而建立新的宇宙秩序。可以说,姜圣上帝对地气的改善、疏通,既是一种对风水格局的调整方法,也是天地公事中的重要部分。
姜圣上帝在施行公事的过程中,对地气多有化用、汲取,以此影响并干预了人类的活动,从而推动了开辟大事。根据〈公事〉第一章第27节的记载:「上帝赴淳昌郡笼岩的朴壮根家,对众从徒道:「此地内藏有大气,吾欲化之而用。’虽有全明淑,崔益铉,然皆非用此气之人,故东学和义兵未能成功。」31)这就是姜圣上帝化用地气之一例。再者,〈公事〉第三章第6节中还有「上帝举行汲取各地精气之公事」的记载。32)
由于人与地之间有着彼此感通的联系,所以人的活动也能影响地气的运转,比如说人的怨恨可以导致天、地之气的阻滞,破坏地气的正常运转,这在〈公事〉第三章第29节中有说明。其文见下:
时至己酉(1909)年,上帝使东南风连刮七七四十九日,到第四十八天,有人前来哀求上帝为其诊治疾患。上帝因专注于公事重任, 故未予应允。此人回去心生怨恨,责怪上帝。 这时,东南风止住,上帝方有所醒悟,立刻差人 找到患者加以安慰。上帝道:「一人含怨,亦可致天地之气阻滞。」33)
此外,地气还与国运有着密切的关联,调整地气可以救国安邦、稳定东亚的局势,例如姜圣上帝就曾行公事、拔除日本地气。其文见下:
某一闷热夏日,上帝行新濠公事,汲取日本地气。众从徒将上帝写下的众多文字带到了泰仁郡新濠铁铺,将其放进锻铁炉烧掉。几天后,上帝命甲七前去全州的金秉旭处,了解世风消息再回来。甲七从秉旭处得知日本神户发生大火的消息,回来便禀告了上帝。上帝闻之,道:「日本地气强,因而其民族性富于贪欲与侵略性,以侵害他人为能事。自古以来,朝鲜屡遭其侵害。如今,唯拔其地气,令其为生计奔忙,方无暇贪恋他人之物,如此才能保此朝鲜江山安稳,日人自身也能得以安生。日前行新濠公事乃新濠与神户谐音。如今神户遭大火,此汲其地气之征兆也。」34)
三、《典经》所见之山势
《典经》中有两处关于山势的描绘写得特别细致,值得加以特别的重视。一是在《典经》第一部分〈行录〉第一章的开头;一是在〈教运〉第二章的开头。这两段文字都是为了说明上帝与道主这两位神圣不凡的降生,其中就包含了对二者出生环境的地理说明。
就拿姜圣上帝所降生的地点古阜甑山来说,其起伏的山势之中就蕴藏着不凡的灵力,这就烘托出姜圣上帝降诞的神圣性。在《典经》开篇,〈行录〉的第一章第2-3节中就描述了古阜三神山以及甑山的地形。其文有说:
此地(指古阜)自古以来便有蓬莱山,瀛洲山(神仙峰)和方丈山,此三座山,又被称为三神山。顺方丈山山势而下,望帝峰与瀛洲山耸然屹立,瀛洲山形成仙人布氈穴形,而望帝峰则山势连绵起伏,形成甑山。35)
根据上文可知,姜圣上帝所降生的古阜是一处神山绵延的风水宝地。实际上,〈行录〉这里提及的三神山乃是神话传说中著名的仙山。按照《史记ㆍ秦始皇本纪》所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36)《史记ㆍ封禅书》还说:「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皆白,而黄金银为宫阙。」37)据此可见,三神山是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地方。神仙所居之山自然有着与凡俗世界不同的气质。不仅中国有喜好仙山的神话传统,韩国也对仙山有崇拜的习俗,并且还将仙山神话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环境中。在韩国古阜,当地就流传着「三神山」的说法。换句话说,蓬莱山、瀛洲山(神仙峰)和方丈山这三座神山不仅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而且在韩国民众的生活世界中也能找寻到这三座神山的踪迹。
在古阜当地,作为三神山之一的方丈山,其余脉形成了望帝峰与瀛洲山。望帝峰与瀛洲山也就延续了方丈山的地气,禀受了方丈山这一仙山的灵气,自然也就具有神圣的气质,从而有别于一般的山峰。特别是瀛洲山,它展现出「仙人布氈穴」的地形。所谓「仙人布氈」,从字面上看,这就是说有一位仙人在铺展毛氈。这是以比喻的手法来描述瀛洲山独特的地理形势。实际上,风水学中有「形势」与「理气」二种流派。「形势」一派就特别擅长使用比喻的手法对山川地理进行描述,这在风水学中被称为「呼形喝煞」。所谓「呼形喝煞」就是,通过对山川河流之类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将它与特殊的意象进行联系。许多风水宝地的名字就是依照这些意象而来。而瀛洲山的「仙人布氈穴」一名应该就是依照「形势」流派的命名习惯而来。按照这样的说法,「仙人布氈穴」这个风水宝地,很有可能就是有一块类似像「氈」一样的平坦地面斜斜地连结到一座被认为是「仙人」一样的山峰上。这就说明,古阜当地有着非常好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风水宝地。
姜圣上帝的降生地客望里就在甑山的东侧,而甑山是顺着方丈山的山势走向而来,经由望帝峰的山势起伏而成。从地理气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山势起伏就是地气在山川中的流动、运转,好像龙一样在地表活动,所以说好的山脉就叫做「龙脉」。在《典经》看来,甑山与方丈山、望帝峰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山其实就可以看作是一条龙脉,而这背后就有风水文化的知识作为支持。按照风水文化的立场来说,山与山之间的牵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样,这当中就存在着祖先与后代的关系。小山是大山的延伸,小山被看作是经由大山的孕育而来,而大山则被当作是小山的祖宗。正如风水名篇《雪心赋》中所言的那样:「迢迢山发迹,由祖宗而生子生孙。」38)既然客望里的地势是经由甑山延伸而来,那么甑山就好比是孕育客望里这一风水宝地的父母。因此,甑山就是姜圣上帝诞生地的「父母」之山。沿着甑山的山势向上追溯,方丈山、望帝峰都可以被当作是甑山的祖宗山。需要细致说明的是,虽然方丈山、望帝峰都被当作祖宗山,但是按照风水学的观点,二者各自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功能。《地理人子须知》中「论太祖山」所言:「所谓太祖山焉,也曰始祖。以其去受穴处甚远,如人之有始祖远宗也。」39)简言之,太祖山是地气发源处的山,它的地气与风水宝地的地气相连。因为太祖山与风水宝地的距离较远,所以站在风水宝地往往无法直接看到太祖山。按照这样的看法,方丈山就应该是「太祖山」。《地理人子须知》还有对「论少祖山」的说法,其云:「龙行既长,离祖已远,各分枝派。将结穴处,忽起高大山峦,不过数节,即结穴场。其高大山峦,谓之少祖山。」40)概言之,少祖山是与风水宝地气脉相连的山峰,而且距离风水宝地较近的山峰,其之特征是山势有起伏之状。这不正与《典经》中介绍望帝峰之「连绵起伏」相对应吗?所以说,结合古阜当地的情况来看,望帝峰就应是「少祖山」。如此一来,方丈山、望帝峰都可以看作是甑山的祖宗,甑山也就传递着方丈山的灵气。
风水学说对古阜群山的神异解说,给姜圣上帝的诞生地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氛围,也为姜圣上帝的降诞神话增添了更为丰富的神圣意义。姜圣上帝诞生在这般神奇的地理环境中,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可以说,姜圣上帝以「甑山」为尊号,标志着他秉承仙山而生的灵气,这就是在提示这一风水环境对他神力的支持作用。同时,甑山这一地理意象还具有神秘的道教色彩,是道教丹道修炼中的重要概念,这也丰富了姜圣上帝尊号「甑山」的内涵。41)换句话说,《典经》之所以细致地描写古阜群山,就是为了强调当地风水的独特性,以此说明姜圣上帝秉受灵力而生的神圣气质。把甑山所在的山岳景观与姜圣上帝的神圣降生进行联系,也就符合风水名篇《雪心赋》中所言:「地灵人杰,气化形生」。42)从某种角度来看,山岳的神秘能量确实能够影响人的生命状态,姜圣上帝的神圣天赋与他诞生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此一来,古阜甑山下的客望里能出现姜圣上帝这样的神人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行录〉第一章开头的这段地形描写之外,《典经》中对道主赵鼎山诞生地的地貌环境描写非常细致,可见于〈教运〉第二章第1节。其文有说:
一日,骊兴闵氏梦遇从天而降的明亮的火光,此后怀有身孕,产下一婴。此婴儿即为将来承继上帝公事之道主也,时乙未(1895)年十二月四日。此婴孩姓赵,尊讳哲济,字定普,尊号鼎山,降生地为庆尚南道咸安郡漆西面会文里。会文里是一个小村庄,由大邱向灵山、昌宁、至南旨延续平野,南旨以南天界山、安国山、三足山、釜峰山、余航山绵延相连,依傍道德谷的文童山、紫皐山山脚下,会文里安然坐落在此群山环抱中,并可远眺龟尾山。43)
从以上文字可知,道主赵鼎山诞生在会文里这个地方,而会文里则是被群山环绕的一处风水宝地。通常来说,群山环绕的地形在风水文化中被认为是「有情」的自然景观,是风水宝地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群山的聚拢则意味着地气的凝聚,从而符合风水讲究「生气」之说。所以,群山环绕的地形有助于保护地气的汇聚、使之不散乱。再者,从会文里可以远眺龟尾山这一细节来看,这也是证明会文里作为风水宝地的一个标记。在群山环绕的风水格局中,龟尾山作为一个远眺景观其实也属于这个风水宝地的构成部分。一般来说,乌龟象征着福气和长寿,而山形似龟也就表达着福寿的寓意。如此一来,龟尾山的存在则为会文里这一风水宝地增添了一份美好的祝愿。按照风水学的观点来看,龟尾山则可以被看作是这个风水宝地中的「富贵砂」。与姜圣上帝一样,正是有极佳的风水作为环境条件,道主赵鼎山的非凡诞生则更具有神圣的意义。
四、《典经》所见之明堂
明堂是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来的意思是指皇帝接受大臣朝拜的地方,是举行隆重仪式的场所;而风水学则借用「明堂」一词来说明地理空间,意为「穴前之地」,也可以说是山拥水汇的地方。44)一般说来,明堂都是被山水环绕的一片平坦之地。明堂是风水宝地中最为核心的位置。明堂虽然有大、小的差别,或宽阔,或精巧,不过其作用都是为了给地气的凝聚提供一个空间。换句话说,明堂就是地气能量所汇聚的地方。风水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它给自然界的山、水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而明堂周围的山水景观在风水文化中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水,乃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景观,能够作为一种预言说明人们的命运。举个例子来说,风水名篇《雪心赋》中就有说:「九曲入明堂,当朝宰相。」45)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水弯弯曲曲地流经明堂,这就预示着将来会有升居高官的命运。可以说,风水文化的神秘性在于它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命运进行了巧妙联系,这就是风水吸引人们为之着迷的关键所在。在相信风水的人看来,明堂发挥作用就会使预言兑现。依靠明堂让人交上好运,就好像是受到了树荫一样的保护,而祖先就类似大树一样可以保佑后代,这种的情况就叫做「受荫」,这是爱好风水的人所追求的。
促使明堂产生发荫效果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判断明堂的地形名字。在风水文化中,特别强调对地理形貌的观察,这就是对地形的重视。通过对地形进行正确的认识,才能获得符合地形的正确地名,地形和地名的正确配合才能发挥风水宝地的巨大能量。然而,想要对地名进行正确地命名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需要真正精通风水、经验丰富的风水名家才能做到,这就是风水师的知识专长。只有得到风水名家的指点,风水宝地的能量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这就像是大地给人类出的谜题,只有正确回答地形的名字才能获得打开密码箱的钥匙。《典经》中就记载了因不能正确辨别地形名字而不能发荫的情况,如〈行录〉第四章第9节,其事见下:
一日, 上帝带着公又经过泰仁郡宝林面壮才洞时, 见到 一座墓,便对公又说道:「此穴为卧牛形, 但误称之琴穴形。因起错墓穴之名, 未能发荫。无论何地,若是不明穴名,造坟时,不设龙尾。先请教有名风水师为其起名,之后续上龙尾,就能发荫。」 46)
从上文的记载来看,这就是地名与地形不相符合的一个例子。原本应该叫作「卧牛形」的墓穴,因为对地形判断的失误而起错了名字,导致墓穴不能利益后人。为了化解这一风水问题,姜圣上帝强调了正确辨认地形的重要性。因为墓穴地形是确定地名的重要根据。如果对墓地的地形认识不准确,就会导致给墓穴起名出现错误,从而影响墓地的发荫。可见,正确认识地形在风水活动中的重要性。
再者,在〈教运〉第一章第12节中,还有提及一处名叫「卧牛形」的墓穴,也强调了墓穴地形与发荫的关系。其文见下:
天色已暗,上帝这才转过身来,问秉旭墓地所在处,秉旭回答就在此地。上帝又询问墓形,秉旭回答是:「卧牛形」。上帝遂道:「既然如此,当以闻听牛哞之声为实。」于是坐了下来等待牛哞声。这时山下传来牛的叫声。秉旭回禀说已经听到了牛哞声。上帝道: 「远哞之声,毫无用处。」又过了一会儿,令人称奇的是竟有一人牵牛经过墓前,牛发出很高的叫声。上帝说道:「穴荫已动。」47)
按照风水学说的观点,好的坟墓地形可以利益后人,而不好的坟墓地形则对后人有不利的影响。正如大儒朱熹所认为的那样,如果选择不好的地形安葬祖先,后代子孙就可能出现灾祸。48)所以,如果墓地的地形不理想,就需要考虑对坟墓进行迁移。在〈行录〉第三章41节,姜圣上帝就曾主持车京石祖坟的迁葬活动。其事见下:
上帝命京石道:「汝之祖坟位于九月山, 将其金盘死雉的穴荫应予迁址。」又令公又击鼓,并道「穴荫应承接长风 才可发也。」这时, 李道三的弟弟长丰突然进门, 公又登时停止击鼓, 问道「长丰来了?」上帝见此道:「应到此为止。」 49)
从上可见,车京石的祖坟是坐落在一个名叫「金盘死雉」的中,这是一个不太理想的坟墓地形。因此,姜圣上帝就指点车京石对祖坟的迁葬。可以说,姜圣上帝通过风水术来帮助世人的各种事迹,既显示出他有着渊博的风水知识,更彰显了姜圣上帝拯救世人的神圣魅力。
在《典经》的记录中有不少冀望于追求明堂荫庇而改变命运的人,比如说金亨烈的曾祖父就希望风水师能够给他指点一个可以利益后人的风水明堂。50)除了金亨烈的曾祖父热衷于寻找明堂之外,曾为僧人的金秉旭也寄希望于明堂发荫之事。这在〈行录〉第一章第37节有记载,其事见下:
金山寺青莲庵的僧人金玄赞久闻上帝之高明,待谒见上帝,便请上帝指点一处明堂,上帝答之以「持信」。之后金玄赞还俗,尽享洞房花烛,还生有一子。金秉旭亦求明堂于上帝,上帝同样告之以「持信」。几年后,他也得了盼望已久的儿子。数年间上帝对秉旭未曾提及明堂之事,秉旭问道:「不知何时赐明堂? 「上帝答道:「求子既已得之,即受荫明堂矣。」又道:「虽先天埋白骨而葬之,后天不埋白骨而葬之矣。」后来,玄赞拜见上帝,亦求赐明堂,上帝说道:「汝已受明堂之气发荫矣。」 51)
上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值得注意,姜圣上帝对金秉旭说:「虽先天埋白骨而葬之,后天不埋白骨而葬之矣。」这里的「先天」和「后天」是大巡真理会的重要概念,其意思是「天地开辟」前后所处的不同时空。「先天」是旧有的时空,在这期间宇宙万物彼此相克,地气不通。而「后天」则是新的时空,是经过「开辟」之后迎来的地气疏通的时代,此间万物相生、阴阳协调。姜圣上帝认为,不同的时空对待埋葬的态度和方式有不同,在「先天」之际需要埋骨葬,而在「后天」之际则不用埋骨葬。传统的风水观念中,祖先之骨与后人有着感应相通的关系,通过埋葬祖先的白骨并借助明堂的作用就可以利益后人,这种葬骨观念被姜圣上帝看作是「先天」时空下的行为。而到了「后天」,人人都受到相生关系的影响,生活在美好的地上仙境。如此一来,人人在「后天」的地上仙境中所享受的利益或许要比受明堂发荫的利益要大得多。所以姜圣上帝并不指点寻找明堂的方法,也说明了「后天」时空中不埋白骨的这种变化。这种从「先天」到「后天」出现的新变化,应该因「开辟」所带来的结果。正是姜圣上帝通过天地公事来解除冤气,改变了宇宙万物的相克情况,让宇宙万物彼此相生,这就使得一切都有了新的改变。在地气疏通的「后天」时空下,对待葬骨、发荫等风水文化的态度自然也就与「先天」的做法不一样。可以说,姜圣上帝是透过「天地开辟」的视角来批判传统的风水文化,并且立足于「后天」的时空情景为风水文化中的葬法进行了新的解释,这是极具创新意义的。
除了埋骨葬的葬法,在《典经》中还有提到招魂葬的葬法。招魂葬虽然不埋葬骨头,而通过招魂的方式来安顿亡者的灵魂,为亡者解冤,52)同样也有借助明堂的作用为生者获得不薄的利益。在〈预示〉第66节中就有相关记载,姜圣上帝招利玛窦、崔水云二人之魂分别安葬在光州无等山上帝奉诏穴和淳昌回文山五仙围棋穴这两个地方,以此整顿时局、安定天下并且利益生者。53)
针对传统风水文化的革新和批判,姜圣上帝不仅是对「明堂发荫」这一桩事情提出了新的看法,而且他还对于明堂中的「吉星」问题展开了创造性的理解。比如〈教法〉第二章第20节,姜圣上帝有说:「世人自古寻「吉星所照’之地,其实并无所谓的「吉星所照’之地。时逢解冤时代,当修德而礼遇他人,便得吉星照耀,此即避难之法也。」54)从字面上看,「吉星所照」就是有吉祥的星星在照耀,意即星星在保佑人们,从而表达了一种趋吉避凶的祝愿。风水学中所言之「星」,就是比拟成星星一样的山,也就是罗列在明堂周围的山头。明堂四周的山头大多可以叫做砂山,或者说是砂星,而其中显得圆润、秀丽,并且在特殊位置上的山头则可以被看作是「吉星」。在实际的地理空间中,作为「吉星」的山头与风水宝地形成一种对应的关系,就好像是星星在照耀着,这就是一种「吉星所照」的明堂情景。按照风水书《地理五诀》中的说法:「三吉、六秀,并催官发贵人。」55)其意思就是,有「吉星所照」的风水宝地预示着荣华富贵,能够使人拥有好的运气,自然就能避开灾祸。风水宝地所暗示的美好预言自然就诱使人们去寻找「吉星」。不过,姜圣上帝虽然精通风水之术,但他对这种沉迷于寻找风水宝地的做法给予了批判。姜圣上帝认为,在这个走向后天开辟、解除冤结的时代,如果能多积德行善、诚恳待人,也就能获得吉星的照耀,这才是能够避免灾祸的方法。可以说,姜圣上帝以「修德而礼遇」的方法来重新解释风水中的「吉星所照」,这就显示出姜圣上帝作为「开辟者」的智慧。
虽然姜圣上帝对传统风水学说中的明堂观念多有批判,但是他也没有绝对地否定风水明堂的价值,至少说姜圣上帝还从明堂中采取地气能量。在〈公事〉第三章第3节中,上帝就曾借助仙人布氈穴这一明堂的地气来办公事。其事见下:
一日,上帝对公又道:「到古阜弄些钱来。」待筹来钱后, 修整了药房。又令甲七制作弓一把、箭九枝,并令公又用此箭射向天花板。箭命中了天花板, 上帝道:「九天皆中的。」又道:「以古阜之钱修缮药房, 是用仙人布氈之气也。」56)
由于明堂是地气能量汇聚的地方,所以明堂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能量。在韩国各地的明堂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精气。姜圣上帝不单在古阜采取了明堂之气,也还在其他地方摄取了明堂之气。比如说,在〈公事〉第三章第6节中就记载了姜圣上帝汲取淳昌回文山的明堂精气。其事见下:
为汲取和附和江山的精气, 先以父母山精气为始行公事。上帝道:「父母山即全州母岳山和淳昌回文山。回文山有二十四穴,其中有五仙围棋形。围棋系唐尧创作,用来教育丹朱。因此, 若解丹朱之冤应启始于五仙围棋, 开启大运, 流转顺畅。」57)
从上文可知,淳昌回文山的风水明堂叫做「五仙围棋形」。这个明堂之所以叫「五仙围棋形」,应是根据该明堂特殊的地形而拟定的名字。不过,姜圣上帝把「五仙围棋形」的「围棋」同帝尧传授给丹朱的围棋联系起来,认为这一明堂是解除「冤之根」的关键所在。58)所以,「五仙围棋形」这一明堂在姜圣上帝的解冤公事中意义重大,甚至影响着朝鲜的国运。〈公事〉第二章第3节中有说:
上帝又令壮根酿来一坛甘酒。当晚初更时分,用大碗舀出甘酒, 放到草磬下面。上帝说道:「围棋始祖丹朱之解冤度数置于回文山五仙围棋穴,此将扭转朝鲜国运。五仙之中一仙作为主人旁观棋局, 其他四仙摆开棋阵,两人一组与对方一决高下, 在长时间对峙中, 难分胜负,欲请来崔水云为证人,一决胜负, 因此, 这一坛甘酒就是用来款待水云之用者也。」59)
姜圣上帝从各地的明堂都汲取了地气,涉及到的明堂有很多处,其中有四处明堂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即「四明堂」。对「四明堂」的记载,《典经》中有多次提及。比如说,在〈公事〉第三章第6节中就具体介绍了四明堂的位置和名称,其文曰:「四明堂者, 即指淳昌回文山之五仙围棋形,务安僧达山之胡僧礼佛形, 长城巽龙之仙女织锦形,泰仁拜礼田之群臣奉诏形。」60)还有〈行录〉第五章第21节中也有提到这四处明堂。61)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胡僧礼佛穴」在中国风水名篇《雪心赋》中也有提及。《雪心赋》有云:「或是胡僧礼佛错认拜相铺 氈。」62)这句话的意思是,名为「胡僧礼佛」的明堂与叫做「拜相铺氈」的明堂不容易区分,因为二者的地形特征都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借由《雪心赋》的这句话可知,胡僧礼佛穴是一种经典的明堂样式。这样一种著录在中国风水书中的明堂样式,它在《典经》中也被提及,这就说明中韩两国在风水文化上的古代交流,可以看出韩国风水文化对中国风水文化的借鉴。
关于「四明堂」这一说法的由来,姜圣上帝在〈行录〉第五章第15节进行了说明,其说:「〈弓乙歌〉中所讲的四明堂更生,并非指僧人四溟堂,而是指写有明亮之「明’的四明堂。造化存于佛法之中,为胡僧礼佛穴;无病长寿存于仙术之中,为五仙围棋穴,国泰民安为群臣奉诏穴;仙女织锦穴为苍生披绸缎。」63)姜圣上帝在这里创造性地解释了《弓乙歌》中文字,把原先理解为抗倭僧人的「四溟堂」更换成了风水明堂的「四明堂」。姜圣上帝之所能够做出这样巧妙的替换,在技术上就是借助了「溟」与「明」在语音上的近似。这样一来,《弓乙歌》中原本期盼武僧四溟堂带来太平时代的意思,也就变成了借由四处风水明堂开启太平时代。这样的新解释是符合姜圣上帝办公事的要求,因为他需要从明堂中摄取地气能量,以此来推动天地开辟,最终实现建设地上天国的宗教理想。
五、结语
《典经》作为大巡真理会的宗教圣典,虽然并非专门的风水著作,但是其中关于风水文化的不少材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本文则立足于对《典经》的阅读,通过整理、归纳对书中有关风水文化的记载进行了探讨。《典经》中有关风水文化的记载,既有关于地气的内容,又有涉及山势、明堂的部分,这就可以与风水文化中的两大流派进行对应。在传统的风水学说中,有划分不同的流派。不过,按照大的流派来讲,风水学说有着理气派和形势派的不同侧重。理气派主要侧重讲地气,形势派则偏重于地形。而《典经》中的风水文化既涉及地气、又涉及地形,综合了理气与形势二大流派的理论知识,这兼容了不同流派的观点,而并非独取一家之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可以借助理气派和形势派两大风水流派的知识作为参考,对《典经》中的风水文化进行深入探究。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典经》这一宗教圣典的深刻内容和神圣意义。
地气作为地理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这是风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理气」流派较为侧重的部分。在《典经》中,关于地气的记载非常多。对于地气的认识,《典经》认为它能够与人进行感应相通,地气可以作用于生命孕育和成长;反过来,人也可以干预地气疏通与阻滞。地气的正常运行需要与天、水二气进行配合,天地水三气一同运转,风水宝地中的地气才能正常运行。此外,地气还有着吉与凶的划分,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姜圣上帝凭借其神圣禀赋具有操控地气的能力,比如说他可以通过汲取地气能量来举办公事。
在风水文化中,山和水的外观形态都可以被归入地形之类,都被认为是地气运化所造成的地理现象。对山、水的具体状态进行勘察和认识,是「形势」流派较为强调的部分。在《典经》中,对姜圣上帝和赵鼎山道主的出生地有具体地说明。二者出生地的山势情况在《典经》中都有着细致的描绘。两处山势形状都显示出风水宝地的特征,这就说明二者的降生具有特别的神圣意义。
明堂是风水宝地中的核心位置,其范围或大或小,是凝聚地气能量的重要空间。无论是「理气」派,还是「形势」派都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明堂这一空间的奥妙。对于墓穴明堂的地形情况,《典经》中较为关注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墓穴地形与墓穴名字的配合;二是墓穴地形对后人的利益与荫庇。再者,明堂以及明堂中的吉星都被认为是能够给人带来好运的风水要素;有许多人都沉迷于寻找明堂和吉星。不过,姜圣上帝对传统的风水文化多有批判,其分别从后天世界和解冤思想的角度审视了传统风水文化中的明堂和吉星,给风水文化增添了创新性的解释。此外,在《典经》中,记录了韩国各地的多处明堂。姜圣上帝就从各地的明堂中汲取地气能量来行公事,推动开辟事业的展开。根据《典经》的记载,在韩国各地明堂中最为重要的有四处,即「四明堂」,这些明堂在姜圣上帝的公事活动中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的历史阶段,风水文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的新时代这一历史时刻,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加以强调和得到重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有助于为新时代的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思想与知识。风水文化作为传统生态知识的重要构成之一,对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人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也就积累下丰富的生态知识。风水文化作为东亚地区共享的传统生态智慧,深深地扎根在东亚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东亚各国有着不同的地理、文化和历史,这就导致东亚各国对风水文化的理解在具体细节上有所不同。韩国的风水文化同中国风水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部分,同时也有韩国本土对风水文化的诸多创造。大巡真理会对传统风水文化的参考和借鉴,并不是简单地照搬、挪用,而是对传统风水文化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解释和理解,这就形成了具有大巡特色的风水文化。《典经》对传统的风水文化进行了诸多创造性的解读,给风水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与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有所不同。以风水文化的交流作为契机,可以加强中韩两国在风水文化上的沟通。基于风水文化展开的生态文明交流,可以为化解当今世界的生态难题提供传统智慧,也能帮助世界人民携起手来一起应对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